基孔肯雅热到底怎么防?这份夏季科学防蚊妙招请收好

2025-08-06 14:55:17 6







已经在119个国家和地区被发现传播,约550万人面临这种病毒风险,基孔肯雅病毒到底是什么?


据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介绍,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通过伊蚊叮咬传播,症状以发热、关节剧痛和皮疹为特征。名称源自非洲土语,意为“弯脊之痛”,形容患者因关节剧痛弯腰蜷缩的姿态。


wechat_2025-07-30_172358_109.png


7月25日上午,广东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听取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工作情况汇报,并表示,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扑灭疫情。


关节疼痛、发热……这些症状让许多患者感到不安。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感染?


据广东疾控中心介绍,通常有三个阶段:


01

刚开始:通常以发热最先出现,随后出现关节疼痛等症状,疼痛多出现在腕关节、膝关节、踝关节、指关节等小关节。

02

2~3天后:会出现皮疹,多为斑丘疹,皮疹可出现在四肢或全身,一般3~5天就退疹。

03

整个病程通常持续5~7天,绝大多数患者病情较轻,个别患者关节疼痛可持续两三个月。



近日,天气持续炎热,雨水增多,蚊子活动频繁,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的风险增加。这两种疾病都是由伊蚊叮咬传播,但基孔肯雅热的潜伏期更短,传播速度更快,且可能出现长期关节疼痛等并发症。为预防这些疾病,校园防蚊灭蚊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在暑假期间,师生离校,但校园环境仍需持续关注,确保校园无积水,从而切断蚊虫的孳生链。



爱马奇科技

蚊媒疾病预防措施

爱马奇科技



1.1环境整治

近期由于降雨频繁,我们可以趁机对校园进行全面的清扫,以消除各类积水。同时,需要定期对校园内的各个角落,如教学楼、宿舍、食堂、图书馆以及绿化带周边等地方的排水沟、花盆托盘、废旧轮胎和垃圾桶旁等易积水区域进行翻盆倒罐,彻底清除积水。此外,还应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工作,共同开展蚊虫孳生地的清理以及成蚊密度的消杀工作,确保从源头上彻底消除蚊虫的孳生环境。


wechat_2025-07-30_173249_085.png

1.2宣传教育

学校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如公众号推送科普文章和家长群宣传,向师生普及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的防控知识,并提醒大家在日常居家和出行时做好防护措施。在开学前,学校应组织全校师生共同参与一场以清除蚊媒孳生地和杀灭成蚊为重点的爱国卫生运动,确保不留任何卫生死角,从而有效降低校园及其周边的蚊媒密度。


全面检查并清理生活垃圾,特别关注那些可能积水的垃圾容器,例如一次性饭盒等。同时,要倾倒并清除各种废弃和闲置的容器,确保它们被妥善放置,反转倒扣以防止积水。重点清理车库、容器和潜在积水区域,保持环境清洁。


务必检查并清理花盆托盘、饮水机水槽、空调排水口以及冰箱底部的水盘等潜在积水点,一旦发现积水,应立即进行处理。同时,若室内存在水培植物,需及时更换清水并清洗植物的根须,以防止滋生蚊虫。检查并处理花盆托盘、饮水机等处的积水防蚊滋生。

1.3全面消杀与持续清洁

为了确保学校环境的卫生与安全,建议聘请专业人员对学校室内及室外环境进行彻底消杀,以减少成蚊的数量。此举不仅有助于维护学校的卫生状况,还能保障师生的健康与安全。聘请专业人员定期灭蚊,保持校园环境安全。



爱马奇科技

防蚊措施与协同行动

爱马奇科技



1.1优化场所防蚊措施

为了减少蚊子在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学习、工作和休闲场所的滋生,我们应采取一系列措施。首要的是及时清除室内的微型积水,例如,水培植物应每隔3至5天更换水和清洗瓶子,同时清洗其根须。此外,还需注意清理花盆托盘和饮水机水槽等处的积水。通过清除微型积水及物理防护设备降低蚊媒密度。

1.2广泛动员共同防蚊

为了有效减少蚊虫的滋生和传播,我们应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健康教育,促使学校和家庭共同参与到防蚊灭蚊的行动中。具体而言,我们可以动员师生们积极参与到清除蚊虫孳生地、消除蚊患的工作中,以此提升学校师生对防蚊灭蚊及蚊媒传染病防控的认识。同时,利用家长群、致家长的一封信以及布置学生完成清积水灭蚊的家庭作业等方式,将预防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的知识普及到每一个家庭,从而动员家长和学生一起进行居家清除积水、防蚊灭蚊的工作。

1.3强化健康监测与检查

为了确保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健康,我们必须严格落实晨午检制度。在检查过程中,一旦发现学生或教职员工出现发热、头痛、全身酸痛、皮疹、肌肉痛、关节痛等疑似症状,应立即通知家长并建议其及时送医。确保疑似症状能够及时就医。



爱马奇科技

家庭与出行防蚊建议

爱马奇科技



家庭防蚊九字诀:


清积水:定期更换水生植物的水,并清理饮水机、花盆底托等处的积水。

养鱼类:在水缸、鱼缸等容器中适时放养鱼类,以控制蚊幼虫的滋生。

做防护:装纱门纱窗:在家中安装纱门和纱窗,同时使用蚊帐进行物理防护。


为了减少蚊子在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学习、工作和休闲场所的滋生,我们应采取一系列措施。首要的是及时清除室内的微型积水,例如,水培植物应每隔3至5天更换水和清洗瓶子,同时清洗其根须。此外,还需注意清理花盆托盘和饮水机水槽等处的积水。通过清除微型积水及物理防护设备降低蚊媒密度。


出行防蚊须知:


喷洒驱蚊剂:在皮肤和衣物上喷洒含有避蚊胺或驱蚊酯等有效成分的驱蚊剂,并确保选用合格产品。

穿着长袖上衣和长裤:出门时穿着宽松、浅色的长袖上衣和长裤,以减少皮肤裸露。

避免蚊虫出没频繁时段:尽量避免在上午7~9点和下午4~6点等时段,在树阴、草丛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选择有纱窗的酒店:在旅游时,尽量选择配备纱窗的酒店,并在房间内发现蚊子时及时向酒店寻求帮助。

及时就医:如果在旅游期间或回家后出现发热、寒战、皮疹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旅行史和暴露史,以便医生进行相关检测和治疗。


通过家庭和出行时的防护措施,降低蚊媒疾病的风险。让我们共同努力,通过清积水、防蚊虫等措施,共同筑牢预防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的防线,确保每位成员的健康与安全。


爱马奇科技


校安成长公众号

iomuch服务中心

电话咨询
解决方案
公司定位